随着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普及,孩子沉迷网络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心头难题。越来越多青少年深陷虚拟世界无法自拔,不仅严重干扰学习节奏,更对身心健康造成多重伤害,亟需引起重视。
孩子网瘾的表现十分明显:整日紧盯手机或电脑屏幕,对户外玩耍、课外阅读等现实活动提不起丝毫兴趣;为挤出上网时间,常熬夜打游戏、刷短视频,次日精神萎靡;甚至在课堂上偷偷摸出手机,学业彻底抛诸脑后,更有甚者为上网编造谎言、逃课外出。长期如此,孩子视力急剧下降,学习成绩一落千丈,性格也逐渐变得孤僻、暴躁。
网瘾的形成源于多方面因素。一方面,不少父母忙于工作,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与关注,孩子缺乏家庭温暖,便转向网络寻求情感寄托;另一方面,网络游戏、社交平台精心设计的即时反馈机制,如通关奖励、点赞评论等,极易让人产生依赖,难以自控;此外,部分孩子在现实中遭遇挫折,比如学习困难、人际矛盾,却找不到合适的宣泄出口,便在网络中寻找成就感与归属感。

解决网瘾问题,需家长、学校与社会形成合力。家长应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,陪他们参与体育运动、手工创作等活动,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,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;学校可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课程,帮助学生认清过度上网的危害,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;社会也需加强对网络游戏、短视频平台的监管,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。
预防永远胜于治疗。家长可提前与孩子约定每日上网时长,比如 “每天累计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 1 小时”,并严格执行;同时以身作则,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刷手机,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若发现孩子已严重沉迷,无法自行调整,需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,借助科学方法帮助孩子逐步摆脱网瘾。
网络本是便捷生活的工具,关键在于合理使用。只要家长、学校与社会携手努力,就能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,挣脱网瘾束缚,在现实世界中健康快乐成长。

穗华心共辉教育
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,以促进孩子积极改变为宗旨,让孩子在矫正过程中学习道德素质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1、孩子到校安排心理老师一对一服务
2、不打、不骂、不体罚
3、老师24小时陪伴,同吃同住
4、家长可联系老师与学生视频
5、18岁以内孩子问题重复,免学费回校入读

河南穗华心共辉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是一家以拯救网瘾、叛逆、厌学逃学、肥胖、自卑、自闭、离家出走、早恋、轻度抑郁为己任。面向10-18岁的青少年,从事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、行为教育、文化教育、 全方位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学校。共辉教育基地秉承着“厚德、宏志、求真、务实” 的校训精神,高效落实“学以致用,学而时习,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”的教育理念。学校突出办学特色,始终坚持从严治校,强化素质教育、养成教育、实用技能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,全方位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。以“标准化军事化管理”为办学特色,校内统一食宿和服装,1比1对照现役部队管理制度与一日生活秩序,旨在培养学生树立严格的纪律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