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环帝锦辉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依托歌乐山 “红岩文化”,构建“这里,让我们聆听红梅花开的声音”的文化主题,秉承“改变一个孩子、幸福一个家庭、和谐一方社会”的教育理念,提出“好习惯、天天见”的校训,“一个眼神一句细语都美丽,一身穿戴一种姿态都迷人”的校风,“不挑剔、全接受、不放弃、都爱护”的教风,“自醒自励、互助互修”的学风,“积跬步、可拿云”“勤思敏学、向善向上”的口号。

青少年沉迷游戏还熬夜,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,以下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。 其一,助力孩子拓宽社交天地。父母应适当放宽对孩子交友的管控,不过要立下合理的作息规矩,像明确晚上 9 点前必须归家,睡前严禁玩游戏等。在孩子遵守这些基本准则的基础上,给予青春期孩子一定的交友自主空间,让他们能自由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丰富课余生活,减少对游戏的过度依赖。 其二,借助游戏搭建亲子沟通桥梁。家长要主动去了解孩子热衷的游戏,和孩子聊聊游戏里的趣闻轶事、队友间的合作故事以及自身游戏水平等。通过这种方式,找到与孩子的共同话题,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与在意。孩子内心最期盼的就是父母的认可与接纳,当他们有了这种被接纳的感觉,就会更愿意倾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。

其三,探寻游戏之外的满足途径。孩子沉迷游戏,本质上是在游戏中寻求心理需求的满足。家长若能通过其他健康有益的方式,比如组织家庭活动、培养兴趣爱好等,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,孩子对游戏的依赖程度自然会降低。 其四,构建合理的奖惩机制。对于孩子认真学习、遵守作息等良好行为,给予恰当奖励,例如完成作业后允许适度娱乐;而对于熬夜玩游戏、上课打瞌睡等不良行为,则要实施相应的惩罚。这种有松有紧的管理模式,更利于孩子健康成长。 解决孩子游戏成瘾问题,家长需保持耐心,逐步引导,设定规则底线的同时给予充分理解尊重,助力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与娱乐习惯。

通过规范化、结构化、科学化、系统化的管理和教育,近2000名困惑青少年从基地结业到回归家庭、返回学校、走向社会,成为积极乐观、阳光向上的合格公民。日渐成为“家长满意度高,社会效益强”的困惑青少年专门矫正教育基地,被人民日报、新华网、《中国火炬》杂志、上游新闻等媒体多次报道,并给予高度评价。 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,勇担使命,养正遗规,春风教化,让困惑青少年在享受公平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。静待红梅,美丽绽放,永放光彩。我们永远在路上!